太卷了。真的太卷了全国范围内的外卖骑手们正纷纷拿起手机,都在忙着拍抖音,捕捉他们的日常生活。外卖行业的自媒体大致分为讲行业内容和面向大众偏娱乐两大类。以我最近发现的一位骑手小姐姐为例,在她的个人视频页面上,她详尽地记录了送餐过程中的各种经历:如拿错订单、无法联系到顾客、以及在雨天被过往的公交车溅湿等日常琐事。阿坤外卖仔则分享自己作为行业资深人士的经验和见解,为众多新加入外卖行业的骑手提供指导和帮助。他解答许多新手骑手关心的问题,例如如何让电动车在一天的工作中无需频繁充电、在雨天送餐时有哪些实用的技巧、新手送外卖应该准备哪些装备,以及选择哪个外卖平台更为合适。可别说,说的还真有一套别指望这些视频里会有电影级别的特效和剪辑技巧,很多小哥直接主打怼脸闲聊,不然就跑单的行情好坏,有没奇葩客户,跑单的行情如何看多了这些视频,我不禁想:这年头不会拍抖音,已经不配跑外卖了嘛?这年头,原来送外卖也要有网红啊!现在只要你在网上一搜"跑滴滴",不管是开快车一口价的司机,还是驾驶奔驰S级豪车的滴滴司机,随便翻翻,你就能了解到这些师傅们一天要跑多久,能赚多少钱,信息量简直大得惊人有人可能会问,这些记录的不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吗,有什么好看的呢?但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透过它,你可以窥探到一个职业的内在世界。比如他们一天能赚多少钱,每天工作内容是什么的。虽然这些视频的镜头可能简单,拍摄手法单一,但它们一点也不无聊。内容真实、丰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比如,想知道工人在工地上吃的10块钱的蛋炒饭长什么样吗?这些视频里就能找到答案。保安,呆在亭子里会无聊不帮宠物洗浴,有多难?现在的互联网内容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很多都是为了迎合商业利益而制作的,有时候都分不清哪些是真实,哪些是虚构。但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没有经过精心包装,原汁原味的劳动者生活记录,没有华丽的包装跟剧本,只有真实的生活和朴实的情感。这虽然看起来粗糙,但却是如此珍贵和难得。阿坤的目标受众是外卖骑手群体,算法精准地将他的视频内容推送给这一特定群体。在实际工作中,他发现在同一区域工作的骑手们几乎都看过他的视频。他精心制作的内容主要是为了帮助骑手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为体力劳动者,尤其是像送外卖这样高强度的劳动,他们的主业工作已经相当繁重。每天从早上九点工作到晚上九点。在这之后,他们还需要花费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来编辑视频。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下,为什么还要坚持运营自己的账号呢?阿坤每月的收入大约在2万元左右。中视频平台的流量激励为他带来了数千元的收入。此外,他还与一家电动车品牌签约,每月能获得稳定的广告费,这部分收入大约有1万元。除此之外,他还通过电池品牌的合作投放和销售商品获得额外收入。不少人看着这个钱,也许会心动。毕竟制作这类视频的技术要求并不高。而对于那些还没有赚到钱的人来说,关键词可能是“希望”和“陪伴”。算法的不确定性为他们提供了一线希望:之所以还在坚持,一方面是因为她曾经制作过一期获得万赞的爆款视频,她想:“万一”再次成功呢?在中国,有数以千万计的外卖配送员。当你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大量以外卖员身份出现的账号时,这表明这个领域已经变得非常竞争激烈。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只有那些口才出众、能够吸引观众的少数人,才能脱颖而出,真正获得曝光和收益。此外,以外卖配送员身份当网红,跟当年反诈老陈一样,其实观众大多数时候喜欢的并不是你个人,而是你作为外卖员或者JC这个角色所代表的形象。说白了,账号的商业合作突然增多,而你因此放弃了送外卖的工作,那么一旦流量、观众喜好和市场出现变化,你可能就会面临主业和副业双双陷入困境的局面。也许,很多小哥小姐姐,也没考虑过那么多,只要发视频了,有人看自己,关注自己,陪伴自己,就够了。祝天下所有人,一切安好我是小马,古早微信生态创业者。孵化多个账号总粉丝体量破四千万丨带货操盘过亿丨广东省众创杯铜奖得主丨公益创新大赛一等奖得主丨新营销实战者丨社媒刷屏事件策划者丨300+企业的营销顾问丨互联网生态持续创业中,专注私域变现,短视频变现①②③④⑤⑥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